予既谪于武陵,其地故郢之裔邑,与夜郎诸夷错杂。系乎天者,阴伏阳骄是已;系乎人者,风巫气窳是已。嚣雰浮浮,利于楼居。城之丽谯,实邻所舍。四垂无蔽,万景坌入。因道其远迩所得,为《楚望赋》云。
翼轸之野,祝融所司,阴迫而专,专实生沴。天濡而雺,土泄而泥。气罕淑清兮,淫氛曀曀。中人支体兮,为瘥为瘵;以旷涤烦兮,利居高于物外。我卜我居,于城之隅。宛在藩落,丽谯渠渠。四阿垂空,洞户发枢。眸子不运,坐陵虚无。岁更周流,时极惨舒。万象起灭,森来贶予。
棂轩之外,群山巃嵸。冈陵靡阤,势若相拱。出云见怪,窈蔚森耸。露夕霞朝,望如飞动。檐庑之下,大江澒洞。支流合输,泄入云梦。羲和望舒,出没两涯。涵泳之族,聱耴㰹呀。秋水灌盈,漩石飘沙。流枿轩昻,舞于盘涡。逮及收潦,澹如绿醽。白石磷磷,倒影罗生。苹末风起,有文无声。悠远烟绵,与空苍然。
湘沅之春,先令而行。腊月寒尽,温风发荣。土膏如濡,言鸟嘤嘤。三星嘒其晓中,植物飒以飘英。云归高唐,草蔽洞庭。目与天尽,神将化并。圆方相涵,游气杳冥。熙熙蔼蔼,藻饰群形。枿树童丘,积空凝青。环洲曲塘,含景曜明。
恢台之气,发于春季。涉夏如铄,逮秋愈炽。土山焦熬,止水瀵沸。翔禽跕堕,呀咮垂翅。曦赫歊蒸,阳极反阴。二仪交精,下上相歆。云兴天际,欻若车盖。凝矑未瞬,弥漫霮对。惊雷出火,乔木糜碎。殷地爇空,万夫皆废。悬溜绠缒,日中见昧。移晷而收,野无完块。
少阴之中,景物澄鲜。丹叶星房,烛耀川原。夕月既望,曜于丹泉。上镜下冰,湔尘濯烟。宿丽潜芒,独行高躔。皓一气之悠然,洁有形而溢清玄。杳微明而斐斖,想游目于化先。夜无朕以徂征,金霞晕乎海壖。明星方扬,斜汉西悬。璇柄如堕,半沉层澜。鸡啁唽而晨鸣兮,日荏苒以腾晶。动植瞭兮已分,山川郁乎不平。复人寰之喧卑,汹浩浩以营营。追向时之景光,不可骤得以再更。意华胥之梦还,犹仿像而驰精。
日次于房,天未降霜。百卉犹泽,水泉收脉。故道朘削,衍为广斥。水禽嬉戏,引吭伸翮。纷惊鸣而决起,拾彩翠于沙砾。时时北风,振槁扬埃。萧条边声,与雁俱来。寒氛委积,万窍交激。楚云改容,飞雨凝滴。洒林递响,唽沥梢槭。飞电照雪以腾光,柔蔬傲霜而秀坼。
躔次殊气,川谷异宜。民生其间,俗鬼言夷。招三闾以成谣,德伏波而构祠。投粔籹以鼓楫,豢鳣鲂而如牺。蟠木靓深,孽妖凭之。祈年去厉,蠲敬祗威。击鼓肆筵,河旁水湄。荐诚致祝,却略躨跜。渚居鲜食,大掩水物。罟张饵啖,不可遁伏。显举潜缒,昼撞夜触。设机沉深,如拾于陆。彼游鯈之琐类,咸跳脱于窘束。虽三趾与六眸,时或加乎一目。亦有轻舟,轩轾泛浮。拕纶往复,驯鸥相逐。暮夜澄寂,啸歌群族。伧音俚态,幽怨委曲。逗疏柝于江城,引哀猿于山木。
巢山之徒,捽木开田。灼龟伺泽,兆食而燔。郁攸起于岩阿,腾绛气而蔽天。熏歇雨濡,颖垂林巅。盗天和而藉地势,谅无劳而有年。罢士闲人,逸为末作。求金渚涘,淘汰瀺灂。流注濻沱,繁光熠爚。贪贾来贸,发于怀握。无翼而飞,润于丰屋。哂耘耕之悒悒,徒胼胝以自鞫。
我处层轩,日星回还。阅天数而视民风,百态变见乎其间。非耳剽以臆说兮,固幽求而纵观。观物之余,遂观我生。何广覆与厚载,岂有形而无情?高莫高兮九阍,远莫远兮故园。舟有楫兮车有辖,江山坐兮不可越。吾又安知其所如,怳临高以观物。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
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
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
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
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
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
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
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
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
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
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