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管理驿站的官吏站在水边,农家连着竹林中的小溪。
枫林里传来社日祭神的鼓声,中午时分茅屋里响起鸡啼。
喜鹊在秋熟庄稼里鸣叫,蝴蝶在秋草垅上翩翩飞舞。
在靠近驿亭的树下,疲惫的马儿在不住地长声嘶鸣。

注释
潜水:即前河,在今安徽潜山,东南流入皖水。
驿:驿站。
候吏:管理驿站的官吏。
竹溪:竹林中的小溪。
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的日子。社日分春社秋社,此指秋社。
午时:中午前后。
晚禾:泛指秋熟庄稼。
畦(qí):田垄。
驿楼:即驿亭。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德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至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之间,当时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秋社之日诗人送客至潜水驿,有感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05-106

赏析

  这是一首写驿站送客的诗。此诗写诗人驿站送客时的所见所闻,其中首尾两联点明送客,中间四句都是写景。全诗采用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乡村风俗画。

  首句写驿馆的官员早已站立在潜水河的沙洲边迎接。“沙际”二字点明送别之地。接着介绍了送别之地的环境:竹溪环绕田舍,宁静清新,一派田园风光,一派水乡野趣。

  颔联描绘了一幅农家画面,把乡村民俗写得有声有色。“枫林”“茅屋”是送别时所见。秋日中午,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构成一幅祥和温馨的农村安居图。

  颈联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鹊噪之动衬托禾地之静,蝶飞的动景衬托晚禾秋草的静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驿站送客时的所见所闻,其中首尾两联点明送客,中间四句都是写景。全诗借景抒情,诗中采用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摹画出一幅乡村风俗画,绘出一片祥和之景,烘托渲染出依依惜别之情,意趣盎然。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3篇诗文 ► 5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司空曙〔唐代〕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深竹 一作:湿竹)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有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乐天劝醉

元稹 元稹〔唐代〕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
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
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
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
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
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