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母中箭
彭乘〔宋代〕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僧人悟空在江外之地,看见一只猿猴坐在树上,有个射鸟的人等待时机,张弓射箭,正中母猿的腹部。母猿呼唤雄猿近前,将孩子托付给它后,悲戚地鸣叫了几声后,才拔掉身上的箭,坠落到地面死去。射鸟的人见此情景,深受触动,折断了箭矢,丢弃了弓,发誓从此不再射猎。
注释
坐:坐在。
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
伺:等候。
呼:呼唤。
已:完成,结束。
数:许多。
简析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母猿中箭后仍坚持安排幼子、最终悲壮赴死的细节,凸显动物间的亲情。猎人因目睹母猿临终托孤的悲壮场景,被其母爱与牺牲精神震撼,故而悔悟弃猎。这个故事说明了动物也有亲情,也有爱,我们要尊重、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彭乘
(985—1049)益州华阳人,字利建。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以亲老乞归侍养。天禧初,以寇准荐,授馆阁校勘,改天平军节度推官。预校《南北史》、《隋书》。迁集贤校理。知普州,兴学教士。历州军长官及监司。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诰,为翰林学士,领吏部流内铨、三班院,充群牧使。性质重寡言,聚书万余卷,皆手自刊校。晚年典赞命,而文辞欠工。► 4篇诗文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
辛弃疾〔宋代〕
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满江红·老子当年
辛弃疾〔宋代〕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箫鼓夜,梨花院落秋千索。共何人、对饮五三钟,颜如玉。
嗟往事,空萧索。怀新恨,又飘泊。但年来何待,许多幽独。海水连天凝望远,山风吹雨征衫薄。向此际、羸马独骎骎,情怀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