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岳水轩诗序

袁枚 袁枚〔清代〕

  夫高轩多簿领之劳,处士少江山之助,天下之文章,其惟幕府乎?是以邹、枚游客,珥笔梁园;应、刘才人,从军邺下。靡不序行役,纪星云,奋藻含章,扬华振采。然两戒者,天之奥府也;百年者,寿之大齐也。身拘魁父之丘,何以卢牟六合?目窘蹄涔之水,亦难挥绰三雍。要惟口数青曾,尻穷玄圃者,方能三驾以控齐、梁,七纵而擒风月哉!水轩先生,金佗后裔,铁券家风,远迹崇情,深中笃行。幼不好弄,三步知方;长更横经,九变复贯。凡《师春》筮书,《奇胲》阵法,九据玄理,六法阴阳。金布六甲之文,夕桀重差之算,铸凝化声之术,含光宵练之锋,俱能游戏人间,环游手上。于是西雍戾止,东阁钦迟,招隐者羔雁成群,问政者干旌四至,关吏争迎上客,诸侯齐拜下风。先生濡迹匡时,测交择主,为常何作奏,帝问宾王;为寄奴草函,人推龄石。阴德及物,自觉耳鸣;清谈干云,听犹齿击。适楚国则书载一乘,见哀公而文成七篇,此固经世韬钤,别为一集者也。若夫分笺击钵,对酒当歌,悠扬四始之风,祖述三唐之法。则先生之诗,有非凡所及者,何也?夫孔子西行,不入秦地;乐毅东伐,未进齐城。卞彬以青溪为鸿沟,陶侃弃邾城为远戍,陈京赋北都不就,弘景志沙苑未详。四海大矣,九州遥矣,方闻之士,远到为难。先生乃孟入西州,檀来洛下,五攀汉柳,两驮越装。别鲁叟而遇齐儿,厌燕南而来赵北,望海则浮天无岸,穷河则《括地》成图。过剑阁,叹刘禅为庸才;登广武,笑沛公为竖子。甚至呼延外地,瓯脱穷边,中周、虎落之烽,绕溜、羊头之险。凡裴秀所编图,贾耽所绘布,靡不驰驱烟墨,号召宫商,宜其壮采精思,加人一等也。然而一身道长,八口星孤,彗策笋将,牛目常埋雨雪;鬓飘蓬葆,马头何处家乡?海上娵禺,蛮府参军之恨;表中春菟,江东作奏之愁。宾馆久而醴酒清,油幕旧而莲花落,残羹冷炙,晓角清笳,孤愤独居,深怀谁告?而况发容难待,乌兔先驰,一林之松菊将荒,半世之钟期已尽。贫怜征在,绣袚存无;晚抱舒祺,楹书读否?双轮欲住,则藁饫谁供?百岁几何,而劳薪未息。此又金壶倾汁,未足写此萧骚;紫水沤缣,难以形其豪宕者矣。更可异者,当永恒齐宫保之领王师而西也,以先生智同崔浩,廉比道生,奏与一衔,俾随九伐,天子怜其老故未许也。亡何,遮住玉关,广利竟非生入;牵连草索,马援不是荣归。几乎玉石俱焚,池鱼共祸,而卒之塞翁马失,合浦珠还。恸哭刘虞,尚有将军残客;飘零楼护,还作城南秃翁。此非天之所以报施善人,乃即天之所以护持诗史也。今年先生六十有八矣,落日已过,回风可悲,有情于身后之名,加意于曩时之作。特交小子,严切编摩。欲表孤花,先芟枝叶;将弹《白雪》,细按徽弦。烧仙丹于劫后焚馀,铸神剑而千辟万灌,收回旧刻,重付新雕。庶几字字华星,行行宝唾,四十年之珠玉,照耀人间;千万里之风花,纷披纸上。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162篇诗文 ► 51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红梅花得梅字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桥游记

王士祯 王士祯〔清代〕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卖蒜老叟

袁枚 袁枚〔清代〕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