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之道在有恒
《孟子》〔先秦〕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此之谓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只在有恒心罢了。好马虽然善于奔跑,但力气耗尽、气息衰竭,中途就会停下。劣马缓慢行走不停歇,或许反而先到达目的地。因此要做一件事,学一门技艺,只要持续进取不停止,必定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的人如果有志于学习,一旦发奋,便不分昼夜;但几十天后,懈怠之心渐渐产生,最终荒废了学业。孔子说:“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很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有恒:有恒心、坚持不懈,强调长久保持品德操守或持久不变的毅力。
走:跑。
止:停住;不再进行。
驽马:指
简析
本文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良马虽善于奔跑但中途易因力竭而止,与驽马缓慢行走却不间断最终可能先到达进行对比 ;还引用孔子 “欲速则不达” 和孟子 “其进锐者其退速” 的名言,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 “做事要坚持” 的道理 。
津人操舟
庄周〔先秦〕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而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黄羊举贤
《吕氏春秋》〔先秦〕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