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寄给居住在豫章的妻子宗氏所作。李白一生很少顾家顾妻子的诗,而流放夜郎途中,却写出了满怀深情的寄内诗。可见流放事件对李白内心造成的刺激之大之重之深。
参考资料:完善
李白在《南流夜郎寄内》中写道:“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这是李白在期盼其安陆妻子许氏的书信。“离居” 的表述与对 “豫章书” 的期盼,都足以证明李白已不在途中漂泊,而是有了固定居所。诗题中的 “南流夜郎” 与诗句里的 “夜郎天外” 表明,这个固定居所只能是夜郎。首句的 “怨” 字,道尽诗人内心的悲愤与不平;次句则写自己身处偏远之地,妻子的音信十分稀疏;末句写北归的大雁已尽数飞去,他却仍未等到妻子的书信。
由此可知,宗氏在李白流放途中仍留居江西,宗璟又怎会不陪伴姐姐,反而追随李白呢?“南流” 二字,更能说明他并非溯江西行,而是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