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因论·序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刘子闲居作《因论》。或问其旨曷夫欤?对曰:“因之为言有所自也。夫造端乎无形,垂训于至当,其至言之徒。放词乎 无方,措旨于至适,其寓言之徒。蒙之智不逮于是,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词,匪至匪寓,以因为目。《因论》之旨 也云尔。”

注释

刘子:刘禹锡自称。
或:有人。旨:意旨,意图。曷:疑问代词,什么。
自:来源。
造端:开始,开端。
垂训:流传以示后人,引以为教训。
立言:即著书立说。徒:一类人。
放词:犹放言,指畅所欲言,不受拘束。无方:犹无常,指没有固定的方式。
措旨:犹措辞,说话、行文的选择词句。至适:很贴切。
寓言:有寄托有寓意的文章,能起到劝喻和讽刺的效果。
于是:即上述这些情况。
匪立匪寓:指不是立言也不是寓言。
目:目的。

简析

  此文是作者对其所著《因论》创作宗旨的阐述。他认为,“因”即有所由来,还提到两种立言方式:一是无形中开端,恰到好处地传授道理,属于直接阐述思想者;二是言辞自由不羁,主旨恰到好处,属于寓言式表达者。他自称智慧不及上述两者,是通过具体事物有所感触,再由感触产生言辞,既非直接阐述也非寓言,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因此以“因”为名,即《因论》是依据感触而作的论述。全文展现了作者对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达方式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自己作品性质的定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3篇诗文 ► 59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 杜甫〔唐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思

张籍 张籍〔唐代〕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轩过

李贺 李贺〔唐代〕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九精照耀 一作:元精耿耿)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