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二十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元稹〔唐代〕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夏至时节,处处能听到蝉声,它在告诉人们一年已走到五月中。
龙儿也畏惧炎热,潜在碧绿的潭水深处;大地仿佛流火一般,助力太阳释放出更大的热量。
每当下雨前,频频飞驰的闪电;雨过天晴后,看到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阳律“蕤宾”换移离去后,阴阳二气开始各奔东西。
注释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
龙潜:指阳气潜藏,龙蛇蛰伏。
渌水:清澈的水。
太阳宫:太阳神居住的宫殿。传说,燧人氏曾乘鸟去取火。
飞电:飞驰的闪电。
带虹:带样的彩虹。
蕤宾: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蕤
简析
《咏二十四气诗·夏至五月中》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以蝉鸣为标志,点明时节,造出夏日的氛围;颔联借龙潜水中与夏日火旺的意象,寓意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与季节的转换,同时也隐含古代五行与节气的观念;颈联展现夏日天气的多变与美丽,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与色彩;尾联则运用音乐律名“蕤宾”代指时令,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界的循环不息。整首诗描绘了五月的自然景象与节气特征,充满浓厚的时令色彩和传统文化意蕴。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出生于东都洛阳(一说长安万年县)。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701篇诗文 ► 189条名句
碧城三首
李商隐〔唐代〕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望驿台
白居易〔唐代〕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扑地花 一作:铺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唐代〕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