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红饭

苏轼 苏轼〔宋代〕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婢价甚贱,而粳米适尽,乃课奴婢舂以为饭。嚼婢,啧啧有声,小用女相调,云是嚼虱子。日中饥,用浆水淘食婢,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此新样二红饭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年在东坡收获了二十多石大麦,卖价很低,而粳米又正好吃完了,于是教奴婢把大麦捣去皮壳做饭吃。嚼在嘴中,啧啧有声,孩子们互相调笑,说是嚼虱子。中午肚子饿的时候,用浆水淘了烧着吃,还觉得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的气味。这日又让厨子将大麦、小豆混杂在一起作饭吃,尤其有味,夫人大笑着说:“这是新样式的二红饭啊”。

注释
东坡:元丰四年(1081),苏轼故友帮他在黄州请得旧营地数十亩,加以开垦种植。因其地在东门外,又效白居易的“忠州东坡”之名,命为“东坡”,并作为自己的别号。
粳米:粳稻碾出的米。即今南方大米。
课:规定任务,派人劳役。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篇小品是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市)期间所写。苏轼到黄州年余(时元丰四年,1081),因生活困匮,故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的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躬耕其中,生活逐步有所改善。此文即记叙东坡大麦丰收后,时间当为元丰五、六年间。

参考资料:完善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夏承焘,臧克家,缪钺等撰稿.苏轼诗文鉴赏辞典 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5.634
2、 冯克诚,田晓娜主编.精注详析唐宋八大家 苏轼诗文选 5 青少年版.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01.28

赏析

  这篇文章记叙了苏轼在贬居黄州时期,吃在东坡收获的大麦与“新样二红饭”的故事。虽然生活困窘,但自甘其苦、笑声不断。

  苏家的生活困窘在苏轼的《答秦太虚书》中有详细的描述,文中“粳米适尽”四个字暗示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如同陶渊明笔下的“瓶无储粟”(《归去来兮辞》)一样,到了几乎无法维持生计的地步。因此,他们只能让奴婢将价格低廉的大麦去壳后充作粳米做饭吃。“饥者甘糟糠”,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尽管大麦的口感远远比不上粳米细滑,孩子们却没有抱怨,反而互相开玩笑说是嚼虱子;中午饥饿时,用浆水淘了烧吃,尽管口感有些甘酸浮滑,却仍然品味出了西北村落的风味。许是为了换换口味,这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记叙了苏轼在贬居黄州时期,吃在东坡收获的大麦与“新样二红饭”的故事,他虽然生活困窘,但自甘其苦、笑声不断。此文短小简洁,自然动人,语言朴素,情趣盎然,虽无作者本人形象,却仍可窥见他乐观开朗的性情,反映出他随遇而安、触处皆春的人生思想。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7篇诗文 ► 48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快阁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隐

陈抟 陈抟〔宋代〕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