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剑器近·夜来雨

袁去华 袁去华〔宋代〕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里细雨绵绵,带雨的海棠显得格外清丽,真希望这般景致能长久停留。
庭院里静悄悄的,我凝神细听,燕语莺啼清脆悦耳,它们仿佛也懂人间情愫,生怕春光匆匆离去。
枝繁叶茂的绿树,树荫已转过正午时分。我刚从午睡中醒来,卷起层层帘幕,独自一人寂寞地望着漫天纷飞的柳絮。我悄悄拭去伤心的泪水,愿将这份愁绪托付给烟波浩渺的江水,让它随波流到江头的故人身边,诉说我此刻的凄凉境遇。可你寄来的书信虽多,除去几句寻常问候,却从未提及归期,也没说何时才能回到我身边。夕阳西下,我凝神远望,只见千山万水茫茫一片,心中的愁绪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剑器近:词牌名。《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抒写闺中的春愁。这是作者根据宋教坊《剑器曲》中的一段而改编创制的新曲,又由于它上、中两片的字句声韵相同 ,故又称为“双拽头”,这是三叠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351-1352页

赏析

  这首词以柔婉笔触抒发绵长离情,独具“双曳头”的结构特色——前两段句式、声韵完全一致,与周邦彦《瑞龙吟》的双曳头结构相呼应,却在内容上巧作变化:第一段聚焦视觉所见,第二段侧重听觉所闻,皆将怀人深情融入景物描摹,避免了结构重复的呆板。

  首段开篇铺写夜来风雨,历来文人多叹风雨摧花、众芳飘零,如王安国“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欧阳修“雨横风狂三月暮……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此词却独赞雨后海棠的妖娆景致。“且留取”三字点题,与李清照《如梦令》“海棠依旧”的意趣相通,不堕伤春俗套,反倒借“著雨胭脂透”般的娇艳海棠,留住了春光的明媚,尽显对眼前景致的珍爱。

  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词开头写闺中思妇的心理及听莺啼燕语时的联想,后写闺中佳人午睡后起床的纷繁思虑。“偷弹清泪”的细节与“寄烟波”的思绪交汇相融,带有些许浪漫色彩;“彩笺无数”三句写意中人的情薄。“断肠”句以景作昭示,思妇之愁肠永无穷尽。这首词结构较有特点,上中阕是表现佳人睡醒后的心理活动,下阕将动作细节与心理活动交叉描写,全词意境浑融一体,留下深长余味。

袁去华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108篇诗文 ► 5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许棐 许棐〔宋代〕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梅雪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戴复古 戴复古〔宋代〕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