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关曲·答李公择

苏轼 苏轼〔宋代〕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济南城春光明媚,雪后天色才刚刚放晴。骑行至龙山镇中,只觉马蹄格外轻盈。李太守可千万别忘了霅溪畔的歌女,她曾时常唱起令人断肠的《阳关》曲。

注释
阳关曲:词牌名。创自王维(依《词谱》说),由“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而得名(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后入乐府,用为送行之歌,反复诵唱,称为“阳关三迭”)。单调小令,平韵格。
李公择:即李常,时任齐州(今济南)知州。
龙山:济南郡城东七十里的龙山镇。
霅(zhá)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
阳关肠断声:引用李商隐《赠歌妓二首》之一:“断肠声里唱阳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苏轼罢密州任,赴河中(今山西永济),任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途中遇大雪,停留潍州(今山东潍坊市)。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元旦,苏轼再从潍州出发赴任,到达河中后,苏轼的朋友李常以诗相迎,苏轼以该词作答。

参考资料:完善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392-394

赏析

  此词这两句既描眼前之景,又叙途中之事,通过环境描写与旅况叙述,字里行间满是轻松欢快,这份心境正与即将和友人李常重逢密不可分。“马足轻”一语,化用王维《观猎》中“雪尽马蹄轻”的诗句,既呼应了前文“雪初晴”的情境,暗合自己风雪赶路的经历,又借马蹄轻快侧面烘托人的愉悦,用词自然巧妙。

  三、四句转而追忆旧事,写当年湖州歌女送别时的深情,还暗提醒李常莫忘这段过往。这般落笔有多重缘由:一来李常赴齐州任前曾守湖州,苏轼在神宗熙宁九年由杭州往密州赴任时,曾专程到湖州拜访他,往事仍历历在目;二来唐宋时期有特定文化背景,写歌女送别时的“肠断声”虽带夸张,却成了二人之间的戏谑之语;三来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词前两句写雪后初晴道路更加好走,马儿轻快自如,济南就快要出现在眼前时欢快的期待;后两句借着写湖州歌女,表达怀念友人李常的心情。全词以夸张、引用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和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将与友人李常重逢的喜悦之情,使友谊的温馨油然而生,显得自然入妙。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7篇诗文 ► 48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苏轼 苏轼〔宋代〕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