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卢祖皋〔宋代〕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雕饰华丽的楼阁里,卷起帘幕迎接雨后新晴。收起银白色的屏风,清晨的寒意轻轻袭来。落花飘坠,花香飘散,日日都引动愁绪滋生。暗自数着这些年西湖边的路途,一生中能有几次,与那般美好的佳人相伴同行?
时光匆匆,徒然感叹自己漂泊不定,容华凋零。怀着春日的醉意,醒来时又能对谁倾诉心怀?天空辽阔,云彩悠闲,却无处寻觅那熟悉的箫声。携酒买花本是年轻时的乐事,如今想来,已完全没有了从前的那份心情。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
赏析
晏几道在《临江仙》开篇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是以 “帘幕低垂” 的昏暗景致,衬托 “去年春恨却来时” 的沉郁心绪。而卢祖皋这首《江城子》开篇 “画楼帘幕卷新晴”,则用 “新晴” 的明朗景致,反衬自身 “日日唤愁生” 的压抑心境。“新晴” 的 “新” 字,恰与雨后天晴、空气清新、阳光遍洒的明朗景致相契合,让这份亮色格外凸显,氛围开阔明朗。一个 “卷” 字更添浪漫意趣,与王勃 “珠帘暮卷西山雨” 中 “卷” 字的用法同样灵动,“画楼帘幕” 将 “新晴”“卷” 入室内,让屋内满是明朗气息。主人索性将洁白如银的屏风收起,好让和煦阳光洒满楼宇,可这般举动过后,清晨的淡淡寒意却悄然
创作背景
词是作者在临安时写的一首伤春怨别,感叹飘零的作品。作者在抒写感伤时的孤寂落寞心情。
参考资料:完善
1、
兰东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490页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第263-264页
简析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是一首惆怅述情之作,词人即景抒情,伤春嗟老,抒发身世飘零的感慨。上阕开头一句勾画出一派春日景象,但早春清晨,还有一丝微寒,勾引起人的愁绪。“十年湖上路”,则是愁的根源;下阕承“湖上路”写年华老去知音难觅,今日颓唐,全不似当年少年心情,令人更添感伤之情。
卢祖皋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125篇诗文 ► 65条名句
河满子·秋怨
孙洙〔宋代〕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宋代〕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