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一

苏轼 苏轼〔宋代〕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
时于花上见,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
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密的雨丝没能聚成雨珠,映在澄澈的天空中,显得若有若无。
花萼上时常凝结着水珠,滚动流转,恰似颗颗圆润的明珠。
宛如美人洗去脂粉,清雅的香气在洁白的花瓣间萦绕。
黄昏时分,氛围愈发清寂,缀满水珠的花朵沉甸甸的,仿佛需要人搀扶。

注释
雾雨:雾和雨,这里指细雨。
不成点:指雨极细未形成雨点。
有无:指有没有雨。
的皪:明亮、鲜明的样子。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秀色:言美丽的颜色。
红粉:指红色牡丹。
雪肤:指白色牡丹。
萧瑟:冷落萧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三月,在黄州天庆观看牡丹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丁永淮·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2、 刘乃昌·苏轼选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

简析

  此诗聚焦雨中牡丹,雨丝如雾似烟并非倾盆之势。“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的景致里,雾雨拂面却不见雨痕,花瓣凝满晶 莹水珠,红者鲜亮、白者幽香。时近黄昏雨雾渐浓,花叶缀满水珠低垂欲倾,如盼人扶持,这一笔将花的娇弱与情意相融,让情景浑然一体、物我难分,瞬间烘托出全诗意韵。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7篇诗文 ► 48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陆游 陆游〔宋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赏荷

蔡松年 蔡松年〔宋代〕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秦观〔宋代〕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围墙 一作:苔墙)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