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早晨云雾散去,日影渐渐变短,白天渐渐变长。新的罗袜已经做好,可还有谁能延续这冬至献履袜的旧俗呢?
精美的窗户边寒意渐少。影长渐短,量日影的红线也慢慢变短。即便持烛夜游,也会发现铜壶里的计时筹码,已比昨夜减少了。
注释
寒影初回:从冬至日起,太阳从南回归线北移,日影渐短,故称“初回”。
长日至:指白天开始渐长。
罗袜新成:冬至日晚辈要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称“履长之贺”。
添一线:添加量日影的线长。
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用来照明)。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两句,描写清晨云雾舒展、尽显祥瑞,清冷日光映照下,周遭事物的长影重新映现于地面,这一天正是一年中影子最长、白昼最短的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传统阴阳观念常用阴阳学说阐释冬至,冬至也称作 “长至节”。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此后便逐渐进入昼渐长、夜渐短的物候转变阶段。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两句,重点刻画冬至的习俗。“罗袜新成” 的说法有据可依: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表》开篇即云 “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南朝宋沈约《宋书》也记载 “冬至朝贺,皆如元旦之仪,又进履袜”;后魏崔浩《女仪》中写道 “近古妇人,常以冬至进履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