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冢
《俞曲园笔记》〔清代〕
无锡荡口镇,有人得一雁,将杀归烹之。有书生见归悯焉,买以归,畜之以为玩。惧其逸去,以线鹜其两翅,使不得飞。雁杂处鸡鹜间,亦颇驯,唯闻长空雁唳,辄昂首归鸣。一日,有群雁过其上,此雁大鸣。忽有一雁自空归下,集于屋檐,二雁相顾,引吭奋翅,若相识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书生悟此二雁必旧偶也,乃断其线,使飞。然此雁久系,不能奋飞,屡飞屡坠。竟不得去。檐上之雁,守之终日,忽自屋飞下,相对哀鸣。越日则俱毙矣。书生感其义,合归葬之,名曰“雁冢”。(有删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锡市荡口镇,有个人得到一只大雁,准备将它杀了煮来吃。有个书生看见可怜它,买了它把它带回家养着玩。因为怕它逃走,所以用绳子绑住它的一对翅膀,使它不能飞。大雁混杂在鸡鸭之间,也很温顺,只是(有时候)听到空中大雁鸣叫,(它)总是抬头并且啼叫。一天,有成群的大雁飞过它(的)上方,这时大雁大声鸣叫。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栖在屋檐上,两只大雁相互看着,伸长脖子鸣叫努力扑打翅膀,像互相认识:一只(大雁)想让对方下去,一只(大雁)想让对方上去。书生看了后明白这两只大雁必定早就认识了。就剪断了绳子,让它飞走。可是这只大雁的翅膀被绳子系久了,不能努力飞翔了,多次飞起多次掉下来。最
钟馗捉鬼
徐道〔清代〕
昼梦一小儿绛衣犊鼻,跣一足,盗武惠妃绣香囊及帝玉笛,绕殿奔戏。帝叱问之,鬼曰:“臣乃虚耗也。于空虚中盗人物,耗人家喜事。”帝怒,欲呼武士;忽一大鬼胡髯黑面,破帽蓝袍,插笏执剑,先刳小鬼目,后擘其肢而啖之。帝问何神,奏曰:“臣终南举子锺馗,应试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死。奉旨赐进士,蒙以绿袍殓葬,岁时祭祀。愿与皇除天下虚耗妖孽。” 言讫舞而去。帝觉,病遂瘳。诏神画手吴道子图其象,悬后宰门。《历代神仙统建通鉴》
春风袅娜·游丝
朱彝尊〔清代〕
倩东君著力,系住韶华,穿小径,漾晴沙。正阴云笼日,难寻野马,轻飔染草,细绾秋蛇。燕蹴还低,莺衔忽溜,惹却黄须无数花。纵许悠扬度朱户,终愁人影隔窗纱。
惆怅谢娘池阁,湘帘乍卷,凝斜盼,近拂檐牙。疏篱罥,短垣遮,微风别院,明月谁家。红袖招时,偏随罗扇,玉鞭袅处,又逐香车。休憎轻薄,笑多情似我,春心不定,飞梦天涯。
醉翁操·题云林湖月沁琴图小照
顾太清〔清代〕
悠然。长天。澄渊。渺湖烟。无边。清辉灿灿兮婵娟。有美人兮飞仙。悄无言。攘袖促鸣弦。照垂杨、素蟾影偏。
羡君志在,流水高山。问君此际,心共山闲水闲。云自行而天宽,月自明而露漙。新声和且圆,轻徽徐徐弹。法曲散人间。月明风静秋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