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朝欢·声转辘轳闻露井

张先 张先〔宋代〕

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银瓶牵坠绠。西圆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宝猊烟未冷。莲台香此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欢岂定。争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昽,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阕以铺陈手法叙述清晨景致。作者刻意营造了三幅凄清而又不失生动的画面。镜头首先投射在转动的辘轳和凝有朝露的水井上。辘轳是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工具,银瓶指汲水器,素绠就是提水的绳子。晨光伊始,主人公尚未起床,她是闻听井上辘轳的转动声知道下人已开始忙碌着引银瓶牵素绠从井中取水了。从西园传来的对话谈到昨夜曾刮过一阵风,吹落了树上残花,落红满径。这说明当时已经是暮春时节,所以繁花易受风雨吹打。然后镜头移向室内,猊形熏香炉里吐出来的薰烟尚在袅袅上升,莲形烛台上的烛泪已经凝固,二者构成了一幅静谧和谐的画面。面对如此良辰好景,作者不禁感叹:纵有千金,也无法买到这样闲适、美好的光景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也是张先的得意之作。

  上阕运用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清晨的景致。作者巧妙地勾勒出了三幅既凄美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首先,镜头聚焦在旋转的辘轳和挂满朝露的井上。辘轳是用来从井中汲水的工具,银瓶指的是汲水的容器,而素绠则是用来提水的绳子。当晨光初现,主人公尚未起身,她听到井上辘轳的转动声,知道下人已经开始忙碌地提起银瓶,用素绠从井中取水。随后,从西园传来的对话中提到,昨夜一阵风吹过,树上的残花被吹落,花瓣铺满了小径。这表明时值暮春,繁花容易受到风雨的侵袭。接着,镜头转向室内,猊形熏香炉中升腾的薰烟仍在袅袅上升,而莲形烛台上的烛泪已经凝固,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207篇诗文 ► 15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怀子由作

苏轼 苏轼〔宋代〕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版本一)

(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语,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版本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扇示门人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