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旋移轻鹢,浅傍垂虹,还因送客迟留。泪雨横波,遥山眉上新愁。行人倚阑心事,问谁知、只有沙鸥。念聚散,几枫丹霜渚,莼绿春洲。
渐近香菰炊黍,想红丝织字,未远青楼。寂寞渔乡,争如连醉温柔。西窗夜深翦烛,梦频生、不放云收。共怅望,认孤烟、起处是州。

创作背景

  夏承焘笺:“绣使”,即魏方泉,魏以淳祐六年三月除刑部侍郎。词记春景可证,所以此词应作于公元1246年(淳祐六年)春。魏为刑官,故称他为“绣使”。

赏析

  “旋移”三句,点题中“饯魏绣使泊吴江”。此处“鷁”乃水鸟之名,常绘于船头,故而借指船只。“垂虹”即吴江之上的垂虹桥,它坐落于江苏吴江县东,本名利住桥;宋庆历年间(宋仁宗年号,公元1041—1048年),于桥上构建亭阁,命名为垂虹亭,由此桥亦得名垂虹桥。此三句描绘的是,转瞬之间,行舟已然抵达吴江的垂虹桥畔。因要为魏绣使饯行,行舟便暂泊桥旁,久久停留而未启程。

  “泪雨”两句,巧妙反用王观《卜算子》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意境。王观词中洋溢着欢快喜悦之情,而吴文英此词则饱含离愁别绪。此言朋友即将分别,不禁泪如眼前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而下;双眉紧蹙,恰似那低低压在地平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声声慢·饯魏绣使泊吴江为友人赋》以吴江垂虹桥为背景,将饯别场景与旅途孤寂、闺阁愁思交融呈现。上片通过“旋移轻鹢”“泪雨横波”等意象刻画离别场景,借沙鸥暗喻行客孤寂,以枫丹莼绿的秋景消解聚散无常。下片虚实相生,化用苏蕙回文、李商隐“西窗翦烛”等典故,设想远方的妻子以红丝织字寄情,使宦游怅惘与闺中柔情形成双重观照。全词采用绵密工丽的语言风格,融汇典故与自然意象,体现南宋婉约词风中对时空交织与情感层次的艺术探索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6篇诗文 ► 156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送巨山

刘子翚 刘子翚〔宋代〕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情若连环

苏轼 苏轼〔宋代〕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顷在黄州

苏轼 苏轼〔宋代〕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隐隐层霄 一作:暖暖微霄)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