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寒风中竹枝如千尺白玉飞扬,清冷的霜气洒满整片竹林。
哪怕心里装着再多世俗的烦恼,与这竹景对视片刻也会全部忘掉。
它挺拔的身姿直冲云霄,夜风掠过竹林时像龙在怒吼。
经历霜雪严寒,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这才是我真正的岁寒之友。
霜打后的竹干冷得像碧玉,风吹枝桠的声响如同琴声悠扬。
潇湘之地下了一整夜的雨,雨滴敲打竹叶的声音,敲碎了我这游子之心。
落叶纷飞时竹根反而扎得更稳,心怀谦逊却让气节更加高尚。
寒风吹过整片竹林,在这清冷的夜晚,竹涛声伴着松涛声响起。
卫武公淇园的春日翠竹像碧云翻涌,潇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