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七首·其二
王维〔唐代〕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
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
注释
立谈:在交谈的当时。语自扬雄《解嘲》“或立谈而封侯”。璧:美玉。
讵岂(jù):难道。表示反问。胜:比得过,胜得过。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2-123
创作背景
《田园乐七首》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组诗就是作于王维退居蓝田辋川别业时期,故又称“辋川六言”,此诗为其中第二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2、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简析
《田园乐七首·其二》是一首六言诗。诗的前两句说通过短暂的交谈或一次成功的机遇便能获得极高的爵位和丰厚的赏赐;后两句表达了对这种功名追求的否定,认为这些远不及在南亩田间辛勤劳作、自给自足的平凡生活,或是在东窗之下悠闲高卧、享受宁静淡泊的隐逸之乐。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取舍态度。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4篇诗文 ► 879条名句
马嵬二首
李商隐〔唐代〕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黔之驴
柳宗元〔唐代〕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