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知篇 其二 汝南张中丞助父

胡应麟 胡应麟〔明代〕

明维嘉隆世,率土皆琳琅。前茅奋历郡,大树标娄江。

东南并虎视,河洛谁鹰扬。张公起汝邓,九尺须眉苍。

追风跃兹白,掣电飞乘黄。腰悬两龙剑,绝代俱干将。

燕台际天起,黄金矗华阳。公年十八九,掉臂排枫阊。

都人诧玉润,夹道观河阳。含香入建礼,待漏趋明光。

明时甫释褐,吏部聊为郎。青藜校中垒,画戟持东方。

一官等泡幻,千劫宁存亡。维时西曹隽,六七争腾骧。

分麾轶两汉,授甲陵三唐。张公奋臂入,操翰如长江。

流星控繁弱,贯月浮馀皇。金膏丽若木,火齐明扶桑。

维扬怯旗鼓,下雉靡旌𣄢。高牙矗梁苑,巨纛悬徐方。

睊睊绛灌目,谤牍如螟蝗。群雄一网尽,窜削盈遐方。

鹿冠挂玄武,一笑骑天狼。天风拂两袖,被发还山冈。

渌波带瀍涧,翠黛萦嵩邙。苏门扣真谛,王屋求仙方。

苍生半眼热,荐辟交岩廊。丹青遍畏垒,无地潜庚桑。

驱车入函谷,紫气流咸阳。琅琊遇次美,櫜鞬划相当。

曹刘倡邺下,苏李酬河梁。英词错金石,逸调劘风霜。

庚辰计群吏,抠趋亦明堂。伊余黑貂敝,青衫卧篷窗。

长安一倾盖,大叫呼元长。名流本第一,国士元无双。

潦倒南皮社,分携剧黄粱。寥寥二十载,复此聆篇章。

嘉隆数六子,吾汝成高阳。矫矫琅琊钵,授衣命如螀。

平原十日饮,异味穷膏粱。燕姬及赵女,寒鳖庖嘉鲂。

雄谭走蛮触,剧论惊蜩螗。山川堕秀色,宇宙回精光。

帝心雅推毂,大府开平凉。飞书走北塞,谕檄平西羌。

峨峨受降壁,三城夹银潢。殊勋勒铜柱,万仞临要荒。

华名既海岱,钜迹仍疆场。宁知息壤誓,不救中山创。

功成合身退,鸟尽知弓藏。人生贵适志,岁月如沧桑。

筑宫近河渚,丹青俨成行。金钗七十二,如花簇银缸。

赤松永辟谷,大隗遥舂粮。途逢广成子,馈药盈筐箱。

时时发缄鲤,询我骑群羊。庸知两孽竖,作剧蟠膏肓。

寥天逝双舄,玉楼路茫茫。丹台易迁少,要秩居文昌。

中原二三子,振袂俱飞扬。回眸盼尘世,鼯鼠跑空仓。

神州逐麟凤,阿阁驰鸾凰。通都洎名岳,百代留青缃。

浚冲复少达,英风嗣王杨。新声播琬琰,旧业呈圭璋。

鸡群睹野鹤,意气时昂昂。伫看汝南族,奕奕传芬芳。

胡应麟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388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儋耳二首

方向〔明代〕

刺竹芭蕉乱结村,人家犹有古风存。
相逢尽道年来好,不见催科夜打门。

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
凭谁识得真消息,只把南方作北方。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知轩记·节选

李开先 李开先〔明代〕

  予家城市,人事丛委,应酬为劳。老母在堂,于礼不能远离,日惟避喧南园内。园去城二余里,无杂木,柏可三百株,松止有五,计其植日,才四十年,而已成林。松柏之间,有一草庐,岁久敝漏,不蔽风雨,且卑隘如坐阱中。不得已改作焉。撤草而覆之以瓦,左右置牖,前后为门,疏朗空洞,落日后犹能辨蝇头字。中设一扁,名以“后知轩”。夫松柏皆后凋材也,必于岁寒然后知;又居之四面通明者为轩,孰谓斯名不情称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修杜工部草堂记

杨廷和 杨廷和〔明代〕

  成都草堂,唐杜工部旧居之地也。堂屡废矣,辄新之者,重其人也。今日之举,则巡抚都御史钟公蕃倡其议。既成,成都府同知吴君廷举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

  盖翘然而起,临于官道者为门。门之后为祠,祠后为书院。引水为流,桥其上,以通往来。于其前门焉,榜曰“浣花深处”。进于是,则草堂也。堂之左右,亦各为屋,缭以周垣。其东为池,引桥下之水注其中,菱莲交加,鱼鸟上下相乐也。名花时果,杂植垣内。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经始于弘治庚申之春,落成于其年之秋,财不费而功侈,民不劳而事集。

  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以为诗道极于子美,而子美重于人者,不独诗也。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自先秦以来,数千年间,通祭祀者才数人。若秦之李冰,汉之文翁、孔明,皆以功德流远。而子美徒以羁旅困穷之人,轩然与之并,是诚不独以其诗也。盖子美之为人,孝友忠信,大节俱备,读其诗,考其素履,一一可见。志其墓者,不过称之为文先生耳。於乎!此何足以知子美哉?不知于当时,而知于后世,一世之短,百世之长,子美之名若草堂,虽与天壤俱存可也。今日诸公之举,尊贤厉俗,其于风教岂曰小补之哉! (选自《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四十三,有删节)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