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烟寺晚钟
马致远〔元代〕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缕缕寒烟环绕着寺庙,古寺里冷冷清清。时近黄昏,拜佛的人已经离去,四周一片寂静。突然顺着西风传过来三、四下傍晚的钟声,这样怎么能让老僧人禅入定?
注释
烟寺:烟雾笼罩的寺庙。
礼佛:即拜佛。
禅定:坐禅时专心于一境,冥想妙理。
简析
词的前两句以“寒烟”与“古寺”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冷而古朴的画面;三句点明时间与人物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古寺的宁静与庄重;后两句则以问句的形式,说晚钟悠扬,僧人们又该怎样入定呢?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古寺黄昏的宁静图画,同时融入禅意与哲思,韵味无穷。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79篇诗文 ► 157条名句
折桂令·游金山寺
张可久〔元代〕
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摇碎月中流树影,撼崩崖半夜江声。误汲南泠,笑杀吴侬,不记茶经。
司马光小传
《宋史》〔元代〕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