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食半饼喻
《百喻经》〔南北朝〕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假如有人,因为饥饿的缘故,吃了七个煎饼。吃到六个半的时候,就感到饱了,这个人又生气又后悔,用手打自己,说道:"我现在吃饱,全靠这半个饼。但之前的六个饼,白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半个饼就能吃饱,应该先吃它。"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从根本来说,一直没有真正的快乐,但因为愚痴颠倒,错误地产生快乐的想法。就像那个愚人对着半个饼,产生吃饱的错觉。世上的人不明白,把富贵当作快乐。所谓富贵,追求时很辛苦,得到后守护也很辛苦,后来失去时,忧虑思念又很痛苦。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里,都没有真正的快乐,就像衣服食物,只是用来遮蔽身体、满足饥饿,才被勉强
简析
本文以吃饼愚人与世人追富为喻,揭示“无真实乐”的道理。世人如同因半饼饱足而否定前六饼的愚人,也如将富贵追求、守护、失去的辛苦过程误作快乐的痴者。指出从本源看,过去、现在、未来皆无真实快乐,所谓“乐”仅是遮蔽痛苦的勉强之说,实为愚痴颠倒产生的错觉。
王蓝田性急
《世说新语》〔南北朝〕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闺怨篇
江总〔南北朝〕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