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一
刘子翚〔宋代〕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都城汴京中既有帝王之气又杂有妖孽之气,金人们无知却频繁地改易国君。
至今仍有那些经历过太平生活的北宋遗民,时刻想着北方,对着南来的云彩洒下辛酸的眼泪。
注释
何知:无知。
简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说都城中的正统王权已被邪祟之气笼罩,暗示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次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异族入侵、频繁改朝换代的不满与无奈;三句展现了对往昔太平盛世的追忆与留恋,同时也反映出这些老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末句深情表达了遗老们对故国南方的深切思念与无尽哀愁,强化了全诗的感伤氛围。此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厚,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政权更迭频仍的沉痛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741篇诗文 ► 18条名句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宋代〕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醉落魄·离京口作
苏轼〔宋代〕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