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倚着江边的楼阁,望着海上的新月,城头的角号声呜咽入耳。柳丝轻舞摇曳,映得长堤似在缓缓晃动;暮烟袅袅升起,小岛渐渐隐入朦胧暮色中,两行雁阵四散飞去,恰似离人分袂。
京口渡头,他的归帆早已启航,恰逢春暮花落的时节。独对燃尽的银烛,凝望天边渐渐低垂的北斗,村落里一声鸡鸣,仿佛奏响了清晨的序曲。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
角声:号角之声。角,古乐器名。
岛烟昏:谓水中洲岛夜雾朦胧。
京口:今江苏镇江。鄂本、汤本均作“西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关于这首词的主旨,历代学者众说纷纭,分歧显著。不少学者主张此词是闺中女子的怀远之作,通篇围绕思妇的离愁别绪展开,情感细腻而含蓄。开篇三句勾勒出核心场景:女主人公倚立江边楼阁远眺,眼见海上新月初升,耳听城头角声呜咽悠扬。字里行间暗蕴着一个“思”字,而“角声呜咽”的凄清调子,更直接烘托出她心底蔓延的愁绪,为全词奠定伤感基调。紧接着的三句,由近及远层层铺展景致,堤柳轻拂摇曳,烟岛笼罩在朦胧雾气中,两行征雁翩然远去,层次清晰有序。景中藏情,尤其是“两行征雁飞”一句,既暗合当初与恋人分手的情景,又道尽此刻绵长不绝的离思,含蓄蕴藉,历来被广为称道。

  下片镜头一转,视角切换到游子欲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有“归帆渡”之句,当时飞卿自京口北渡长江归家途中作。会昌二年(842年)春自吴中游越中,约同年秋折返吴中。此词有“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等句,当是会昌三年(843年)暮春自吴中归长安途中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11-213

简析

  此词一说为代言体,写闺中女子的怀远深情;一说是羁旅行役词,为基于个人行旅生活体验的自我抒情之作。全词沿着由夜到晓的时间流程,通过主人公所见、所闻、所感,从景象中透出情感,层次分明,写此时悠悠离情,蕴籍含蓄,语言贴合温词造语精工、密丽浓艳的风格。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15篇诗文 ► 48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简简吟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昔

韦庄 韦庄〔唐代〕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塞二首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