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种粟韵
朱熹〔宋代〕
阿香一笑走丰隆,雨遍平畴万子中。
旧喜樊迟知学圃,今看许子快论功。
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
珍重诗翁且彊健,东阡南陌兴无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推雷车的女神阿香和雷神丰隆笑着走一走,细雨就会撒遍万顷平坦的田野。
以前就喜欢樊迟学习种菜,如今更爱许子夸耀自己种粟之功。
遥想秋天丰腴的稻浪翻滚,在晚风中稻穗低垂。
祝愿老友保重且身体强健,希望你能在田间小路漫步吟咏,尽享兴味无穷。
注释
阿香:中国神话中的西方之神,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
樊迟:即樊须,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彊:同“强”。
简析
《次秀野种粟韵》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雨后田园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大地被雨水滋润后的勃勃生机,写出雨后田野的郁郁葱葱,以及晚风中作物摇曳的美景。全诗意境纯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勤劳耕作农民的敬意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402篇诗文 ► 236条名句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叶梦得〔宋代〕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辛弃疾〔宋代〕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戴复古〔宋代〕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