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眉秀美,唯有妩媚春山可媲美,只可惜紧蹙难舒。莫让泪痕沾湿花枝,免得花儿也如人般消瘦。
知音难觅,她那清亮圆润的玉箫声,已然久未听闻。若想知晓她为何日日倚栏发愁,便去问长亭前的柳树便是。

注释
一落索:《词谱》卷五:“欧阳修词,名《洛阳春》。张先词,名《玉连环》。辛弃疾词,名《一络索》。”按贺铸词,有“初见碧纱窗下绣”句,名《窗下绣》。清吴绮词,名《玉联环》。毛本注云:“《清真集》作《洛阳春》。”按:《六一词》有《洛阳春》词,即此调,又名《玉联环》,皆北宋之旧名。《词统》作《一络索》。双调46字。上、下阕各23字4句3仄韵。
可怜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清人沈雄《古今词话》引宋人陈鹄《耆旧续闻》记载,这首词是周邦彦写给汴京名妓李师师的,但此说未必可信。《清真词》编此词人“春景”类,无题,考其内容,显然是描写“闺情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子瑜编著.柳永周邦彦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1
2、 林方直,王志民主编.宋词精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02-103
3、 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968-969

赏析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曾以“周旨荡”贬评周邦彦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报刊杂志里,类似的抑斥之语亦不鲜见。但事实上,《清真集》中归入“春景”类的闺情词作,多情感真挚、内容丰盈,且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别开生面,本文赏析的这首小令便是其中代表。

  词作开篇先绘女子容貌:“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以“春山”喻眉本是古典诗词常见手法,五代冯延巳便有“低语前吹频转面,双眉钦恨春山远”之句,而周邦彦却以“争秀”二字翻出新意——不再是眉如青山的静态描摹,而是让女子之眉主动与春山比秀,甚至更胜一筹。“争”字以动写静,让眉眼的灵动跃然纸上,远比“淡淡春山”“淡扫蛾眉”等陈旧表述鲜活。紧随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是一首写思妇的闺情之作,主要摹写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愁和她内心少为人知的深深悲哀。上阕写女子的外貌与情态,下阕写她的心情愁思,词中写歌伎知音之叹,同时也寄寓了词人个人的知音之感。全词景物描写与情感的表达浑然一体,风格清丽秀雅,是典型的婉约词风。

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261篇诗文 ► 56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柳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范成大〔宋代〕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亭怨慢·渐吹尽

姜夔 姜夔〔宋代〕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