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怀璞
尹文子〔先秦〕
周人怀璞出自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尹文子·大道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郑国人称没有加工雕琢的玉石为璞,周人称没有腌制的干肉老鼠为璞。有一天,周人怀里揣着没有加工腌制的老鼠问郑国商人:“你想买璞吗?”郑国商人回答说:“想买。”周人便从怀里掏出他带来的璞,原来是一只死老鼠。郑国商人看了恶心,连忙谢绝了。
注释
谓:称。
腊:腌制。
郑贾:郑国商人。
简析
此文写出了语言差异导致的误解。郑人将未加工的玉称为“璞”,而周人却将未腌制的鼠也称为“璞”。周人怀揣着未腌制的鼠,向郑国商人推销,称其为“璞”。郑商误解其意,期待购买美玉,结果看到的却是鼠,因此拒绝购买。这则故事通过幽默的情节,强调了清晰沟通和正确理解对方语意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当对某一事物决定取舍的时候,不能光听它的名称,最好先看它的实际内容,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或笑话。
载芟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先秦〕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
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实函斯活,驿驿其达。
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墨子·非攻
墨子〔先秦〕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