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
杜甫〔唐代〕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骊山再无帝王驾临的希望,花萼相辉楼也再无人登临赏玩。
地下不再有朝廷的烛火,人间却还留存着当年帝王赏赐的黄金。
鼎湖之上黄帝乘龙升天的遗迹已远去,广阔天宇间大雁越飞越远。
曾象征万岁长安的蓬莱宫上空的太阳,依旧长久地照耀着昔日羽林军的驻地。
注释
花萼:指花萼相辉楼,是唐代长安著名皇家建筑,简称花萼楼,始建于唐代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位于京师长安兴庆宫(西安市兴庆宫公园)之内。盛唐时代,花萼相辉楼位列四大名楼之前(即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楼),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
鼎湖:源于黄帝
简析
《骊山》这首诗中,杜甫以沉郁笔触写尽骊山今昔之变。开篇 “绝望幸”“罢登临”,直接点出昔日帝王游幸的骊山,如今已无往日繁盛,萧瑟之意扑面而来。“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以地下冷清与人间残存的赐物对比,暗含盛衰无常之慨。“鼎湖龙去” 暗喻玄宗逝去,“银海雁飞深” 更添凄寂。末句 “旧羽林” 忆往昔禁军景象,与当下荒寂对照,全诗沉郁顿挫,满抒对盛唐覆灭的叹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9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辋川别业
王维〔唐代〕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春宫怨
杜荀鹤〔唐代〕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长相思·其一
李白〔唐代〕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长天 一作:高天)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