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纳兰性德〔清代〕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的更漏声悄然惊醒,却仍想护住春日的酣眠。此刻格外娇懒无力,唯有默默自我怜惜。
捎话给催开百花的晴和春风:趁着这般好景致,快来绿窗前,陪我一同拨弄琴弦吧。
注释
惊晓漏,护春眠:意谓清晓,漏声将人惊醒,但却依然贪睡。
酿花:催花开放。
赏析
这篇词作以少女的视角与口吻,描摹出春日里的闲愁与细腻感触,刻画了她春晓不愿醒、娇慵倦怠又暗自生怜的情态与心绪。
春日清晨,窗外屋檐的滴漏声将她从睡梦中惊醒。一个“惊”字,道尽了她的几分娇嗔与懊恼——分明睡得正香甜,偏被漏声扰了清梦,实在惹人不快。本就贪恋梦境,醒来后才发觉正是春暖花开、最宜春眠的时节,浓重的倦意再次袭来,让人难以抗拒。“格外娇慵只自怜”一句尤为传神,“娇慵”二字勾勒出少女柔弱倦怠的模样,恰如李贺《美人梳头歌》中“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所写的女子,满脸睡意、辗转难安,自有一番动人风韵。“格外”二字更将这份慵懒渲染得楚楚动人,藏着千般柔情。春日本
创作背景
据说,这首词是写在纳兰性德的表妹雪梅被选到宫里之后。他与表妹雪梅一块长大,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虽然没有挑明爱情关系,但纳兰深深地爱着雪梅这是事实。表妹走后,他经常一个人在黄昏时小立,望着宫廷的方向凝神,初恋是彻底没有希望了,这辈子也别再想与表妹雪梅见一面了。
简析
《赤枣子·惊晓漏》是一首从少女的角度来描写春日心绪的词作。此词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写春愁春感,写其春晓护眠,娇慵倦怠,又暗生自怜的情态与心理。整首词意境悠长,画面清秀灵动,将少女一片春愁情怀渲染得婉约而又真切,那种淡愁缠绕、将散未散的意境萦绕于字里行间,具有一种纯美之感。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63篇诗文 ► 1277条名句
晓行
张问陶〔清代〕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齐天乐·上元
纳兰性德〔清代〕
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鞣鞠余红,琉璃剩碧,待属花归缓缓。寒轻漏浅。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浅。细语吹香,暗尘笼撰,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