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
罗隐〔唐代〕
江南江北两风流,一作迷津一拜侯。
至竟不如隋炀帝,破家犹得到扬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江北两地都曾有过风流人物,一边是陷入迷途的失意者,一边是拜将封侯的得意人。
可到头来谁也比不上隋炀帝,纵然国破家亡,好歹还能亲身抵达扬州看看那片繁华。
注释
迷津:泛指迷误的道路;错误的方向。
至竟:直到最终。
破家:使家国破灭。
简析
此诗以“江南江北”起兴,将两种人生轨迹并置:有人迷困歧途,有人拜将封侯,道尽世事无常;后句陡然转折,以隋炀帝破国仍得至扬州的对比,打破常规历史评判,于冷峻笔墨中暗藏讽刺——所谓“风流”终难抵命运弄人,极致享乐与功业成败皆成空幻,余味中见世事苍凉。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0篇诗文 ► 93条名句
一七令·茶
元稹〔唐代〕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杜甫〔唐代〕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窥 一作:征)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