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汜上作
王维〔唐代〕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广武城边,正值暮春时节,遇到了从汶阳归来的客人,眼泪沾湿了手巾。
落花无声飘落,山鸟纷纷啼鸣,杨柳青青,伴着渡水的行人。
注释
广武: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广武山上。
汶阳:汶水之北。汶水即今大汶河。黄河支流。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
沾巾: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创作背景
按唐制,地方官大多任期四年。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王维刚刚入仕不久,正要大展宏图之际,却被小人陷害,贬到偏远的济州府。开元十四年(726年),四年期满后,诗人结束了济州司仓参军的任职,启程归京,准备接受新的任命。 诗人走水路,船至广武城时,亦正值暮春寒食节之际,诗人悲喜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
2、
马玮主编,王维诗歌赏析,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01,第49-50页
赏析
经历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之后,温暖宜人、百花绽放的春天,给人的感觉总是很美好,可是美好的时光又总是很短暂。正因如此,到了暮春时节,百花凋零,古人常因此而发一些伤春惜时的感慨。王维这首诗同样也是伤春,但却饱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
头两句交代行程。这个时候的诗人,刚刚结束四年的地方官任期,马上要回到长安去。京城里等待他的或是升迁,或是继续外放做官,不知道又将寄身何处。朝廷中的政局以及复杂的人事关系,已经使得诗人对自己的命运失去了把握。正因为这种对前途命运不确定性的担忧,行至广武城边时,对着落花时节的暮春景象,不由得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后两句描写了诗
简析
《寒食汜上作》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直叙归途情景,然后移情入景;后两句照应开头,写暮春百花飘零,体现了作者的寂寞伤情。整首诗通过对归途之中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之情。全诗前后照应,对比鲜明;静动之间的景语饱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4篇诗文 ► 879条名句
献钱尚父
贯休〔唐代〕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采莲曲二首
王昌龄〔唐代〕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长安春望
卢纶〔唐代〕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