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辛弃疾〔宋代〕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恩怨。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亲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创作的词作,时值其罢官闲居江西期间,针对朝廷小报“以病挂冠”不实传闻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2420
简析
全词借典故抒怀,上阕以“笑尽人间儿女恩怨”暗讽官场是非,自比陶弘景“挂冠神武门”以示淡泊之意;下阕通过“抱瓮灌园”“青山妨贤”等意象,既展现归隐田园的自我疏解,又暗含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作品化用《庄子》《楚辞》及白居易、苏轼诗文典故,在豪放词风中融入沉郁苍凉,折射出南宋主战派志士的仕途困境与复杂心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0篇诗文 ► 1695条名句
暗香·旧时月色
姜夔〔宋代〕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村晚
雷震〔宋代〕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