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义猴

《杏林集》〔清代〕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唯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僵卧墦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某座山的角落里住着一个老人,早年丧妻,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猎人怜悯他的孤独,送给他一只猴子。老人疼爱这只猴子就像疼爱亲生儿子,每次出门都带着它,不用链子拴上,也不用手牵着,那猴子也从来不跑不离开。这样过了五年。一天,老人突然去世,猴子关上门,跑到老人女儿那里,泪下如雨。老人的女儿问:“父亲去世了?”猴子点点头。老人的女儿于是和猴子一起回家。老人家里十分穷苦,没有钱安葬。猴子就哭遍了乡里,乡里人于是集资掩埋了老人。老人的女儿拉它离开,猴子拱手拒绝了她,仍然坚守在老人的房子,自己采果子吃。每过五天必定要哭祭老人,好像在感念老人养育了它五年,异常哀伤。没过三个月就僵死在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本文讲述了老人与一只猴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老人将猴子视如己出,悉心照料;老人去世后,猴子表现出极度的哀伤,为老人四处奔走求葬,之后坚守旧宅,定期哭祭,最终因过度哀伤死在老人坟前,乡人被其忠义所感动,将其葬于老人墓旁并立碑纪念的故事,展现了猴子对老人的深厚情义与感恩之心。文章通过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这些充满温情的故事,传递出善良、互助的价值观,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要关爱他人,传递温暖与善意 。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国记(节选)

佚名 佚名〔清代〕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合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纓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节以行,祥飙送风,神鱼扶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凡所目击,成登掌录。志山水之丽崎,记物产之瑰怪,载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风节。文不矜奇,事皆记实。自惭谫陋,甘饴测海之嗤;要堪传言,或胜凿空之说云尔。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所见

袁枚 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秦淮杂诗·其八

王士祯 王士祯〔清代〕

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
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