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八
杜甫〔唐代〕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老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长安前往渼陂,一路经过昆吾与御宿两地,终南山上的紫阁峰熠熠生辉。
那些残留的香稻粒,原是鹦鹉啄食后的余粮;即便碧绿的梧桐枝已然苍老,也曾是凤凰栖息的所在。
每逢春日,身姿曼妙的仕女们会采摘花草互赠彼此;暮色降临之际,友伴们依旧荡起船桨出游,迟迟不肯归去。
昔日,我尚能以文辞凿透时代的幽暗,畅饮山河间的甘醇;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趋近那片水源,触摸它沉寂的微光。
注释
昆吾:汉武帝上林苑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
御宿:即御宿川,又称樊川,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至韦曲一带。
逶迤:道路曲折的样子。
创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在非常寂寞抑郁的心境下创作了这组诗。此诗为其中第八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
陈贻焮·杜甫评传(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简析
此诗以长安近郊蜿蜒山水起笔,借丰饶的香稻、栖凤的碧梧,勾勒出往昔胜景的华贵气象。佳人拾翠相谈、与友同舟夜游的场景,尽显当年同游的惬意豪情与诗意闲雅。尾联以昔年彩笔挥斥气象的壮志,对照如今白头低吟的怅惘,在今昔反差中,既藏着对往日畅游时光的深切眷恋,也道尽岁月沧桑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41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简简吟
白居易〔唐代〕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