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柳宗元〔唐代〕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别德高如你,倏忽已过三十春秋。
今独临旧地,物是人非,孤影孑然,悲泪难忍。
注释
海鹤: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孙汝听注:“海鹤以喻德公。”
存亡:指己存彼亡,自己还活着而德公已经去世。
三十秋:三十年。贞元元年,柳宗元的父亲柳镇任鄂岳沔都团练判官,宗元随从在这一带活动,得以结识德公。至作此诗时,整整三十年。
参考资料:完善
1、
谢汉强.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2:第4页
创作背景
此诗是元和十年赴柳州途中经长沙时作。柳宗元十三岁时曾随其父到过长沙驿,并在驿前南楼与德公相见。三十年前诗人在童年时期曾在此得到长辈的关爱,而如今德公早已作古,人去楼空,不得复见。旧地重临,不禁感慨系之,故发为“感旧”吟唱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尚永亮 洪迎华·柳宗元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
谢汉强·柳宗元柳州诗文选读·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
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的“感旧”之作,通篇以质朴真挚的语言抒发今昔之慨,既怀故友,亦伤自身,情感沉郁而自然浑成。其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人生境遇紧密相连——此诗乃他贬往柳州途中所作,时年四十三岁,而感怀的对象,是三十年前邂逅的“德公”——这位如闲云野鹤般潇洒自在、无拘无束的长者,如今早已仙逝。
据陈景云《柳集点勘》考证,长沙驿坐落于潭州,三十年前,诗人随任鄂岳沔都团练判官的父亲柳镇渡湘南行,曾与德公在驿前南楼话别。时隔三十年,人事沧桑,生死无常,故地重游的诗人,正是被这长沙驿前的南楼触发了满腔怀旧之情。“海鹤”喻指德公,虽其具体深意已难确考,却为全诗添了几分空灵的诗化情调,让人想见
简析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首句中“海鹤”自然是指德公,似乎有一种潇洒自由、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意味;次句蕴藏着时间跨度极长的无限伤感;后两句发出浩然悲叹,诗人身世之寂寥、前路之渺茫,概可想见。全诗声情顿挫、沉郁悲凉,今昔之感,洋溢在字里行间。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著有《河东先生集》。► 240篇诗文 ► 1926条名句
鹦鹉洲
李白〔唐代〕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