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国棋王逢

杜牧 杜牧〔唐代〕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来来。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浮生 一作:得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檐前秋雨淅淅沥沥,窗外竹声萧萧,我摆上精致的棋具,向您讨教棋艺,您身为国手,特意让我一子。
您的棋艺当真绝妙——挽救危局时,如清泉流淌般生机不绝。发起攻势时,似拔旗斩将般迅猛,又如野火燎原般势不可挡。
您立身行事,恪守周朝史官、大哲老子李耳的学说。若论用兵之道,亦不逊于汉朝大将军霍去病的勇武与谋略。
若能活到七十岁,仍有万余时日,只盼能与您在对弈中消磨光阴。

注释
国棋:指技艺高超的围棋国手。
王逢:唐代著名围棋国手,生平不详。
玉子纹楸(qiū):即围棋子和围棋盘。玉子,玉制的围棋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根据宋代竹庄居士的《竹庄诗话》所云:杜牧作此诗时年当四十二三。可知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前后。杜牧与围棋国手王逢交谊甚厚,在送别王逢时作此诗。

赏析

  这是一首融棋趣与别情于一体的佳作。诗人杜牧的友人王逢乃围棋国手,杜牧便紧扣“棋”这一核心,以爽健笔力婉转道尽依依惜别之情,通篇不见“送别”二字,却满含牵挂。

  开篇“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直入对弈场景,瞬间勾连起棋趣记忆。“玉子纹楸”典出唐苏鹗《杜阳杂俎》,言日本王子曾携楸木棋盘、冷暖玉棋子入唐对弈,此处借指精美棋具;“一路饶”则点出王逢国手身份——杜牧虽善诗文书画(其《张好好诗》获董其昌赞“得六朝人气韵”,所绘维摩像被米芾称“光采照人”),仍需友人让一子方能对弈,足见二人棋艺差距与对弈之契。“最宜”二字藏深情,“檐雨竹萧萧”暗扣秋日:秋雨淅沥、修篁轻摇,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送国棋王逢》是一首颇有趣味、充满深情的送别诗,此诗描写了最理想的下棋环境,其实这也是诗人心目中棋艺的最高境界。诗中借用典故,用形象化的语言阐说围棋理论,这也是诗人的下棋心得,颇为精辟,表明他棋艺不凡;最后表明自己对围棋的热爱,在有生之年,还能有很多时间和国手手谈消日,此生已足。全诗紧紧抓住友人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这一点,巧妙地从纹枰对弈一路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6篇诗文 ► 45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 杜牧〔唐代〕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久别离

李白 李白〔唐代〕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李白 李白〔唐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