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三 怀旧
高濂〔明代〕
云净长天抹靛蓝。一轮寒影浸珠帘。黄昏愁恨较平添。
玉笛耳边声的的,冰弦灯下指尖尖。如今剩有病相淹。
极乐寺纪游
袁宗道〔明代〕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余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虎之力
刘基〔明代〕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寄华玉
徐祯卿〔明代〕
去岁君为蓟门客,燕山雪暗秦云白。
马上相逢脱紫貂,朝回沽酒城南陌。
燕山此日雪雰雰,只见秦云不见君。
胡天白雁南飞尽,千里相思那得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