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

叶茵 叶茵〔宋代〕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山不知道我的姓名,我也不知道这座青山的名字。
飞来的白色鸟儿好像认识我们,对着我和青山叫了两三声。

注释
姓字:就是姓名。
字:名字。
亦:也。
白鸟:鸥鹭之类长着白色羽毛的鸟。
似:似乎,好像。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剑著,唐宋诗词名篇欣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02,第208页

创作背景

  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叶茵一生萧闲自放,布衣终身,故其常年闲居或游历,此诗应为其游历时山中独行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傅德岷,李元强,卢晋主编,宋诗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07,第411页
2、 费振刚主编,永嘉四灵暨江湖派诗传(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07,第214页

简析

  《山行》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初来乍到,互不认识,冷眼相觑,气氛尴尬而又沉闷;后两句转而写似曾相识的白鸟突然飞来,热心地出面介绍,使情景顿时活跃起来,对耸立幽僻的青山的畏惧感随即消失,变得亲切可爱起来。这首诗将山行时,环境由生疏到熟悉、情绪由寂寞而愉快的微妙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全诗明白如话,既天真又风趣;写法特别,情调隽永。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是初来乍到,互不认识,冷眼相觑,气氛尴尬而又沉闷;后两句转而写似曾相识的白鸟突然飞来,热心地出面介绍,使情景顿时活跃起来,对耸立幽僻的青山的畏惧感随即消失,变得亲切可爱起来。这首小诗将山行时,环境由生疏到熟悉,情绪由寂寞而愉快的微妙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全诗明白如话,既天真又风趣;写法特别,情调隽永。

  首二句就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奇。可以想象,诗人在山中独行,而且,这是个陌生的地方。他不知道这山叫什么名称。因为初来乍到,被他人格化了的山固然也不知道这位新游客叫什么名字。他把山写活了。“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我亦不识青山名”可以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叶茵

叶茵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382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

黄公度 黄公度〔宋代〕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晏殊 晏殊〔宋代〕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荷花

苏轼 苏轼〔宋代〕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