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桂林殿应诏
上官仪〔唐代〕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暧将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帝王的步辇驶出披香殿,清越的歌声飘临太液池畔。
清晨的树上满是啼鸣的黄莺,春日的堤岸铺满青青芳草。
春光里露珠滚动映出细纹,洁白的花影飘向澄澈晴空。
花间蝴蝶翩飞不停歇,山间暮色渐浓,光景柔和。
注释
步辇: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原称“辇”,秦以后去掉轮子,改由人抬,故称“步辇”。
太液: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的北部,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苑。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上官仪创作的一首五言应制诗,作于早春时节,其以桂林殿帝王游赏为背景,通过描绘宫苑春景应和宫廷主题。
简析
这首诗聚焦早春风物,以清丽流美之笔暗写帝王步辇出行场景,未着墨宫廷仪仗却意境自显。中二联对仗工整,“流莺满树”“芳草积堤”勾勒鲜活春景,“满”“积”二字赋静景以动态,“风光翻露”“雪华映碧”注重色彩与感官呼应,意象疏朗新奇。尾联花蝶翩跹、山光映夕,含蓄收束闲逸之态,既实践了“六对”“八对”的对仗技巧,更尽显“上官体”婉媚工整、化典入景的典型特色。
上官仪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21篇诗文 ► 13条名句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唐代〕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残魂 一作:残红)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唐代〕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豪富人 一作:豪家富人)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理 一作:官理)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