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绅索洞庭游稿赋此寄之
汪琬〔明代〕
平生爱山看不足,支颐远望西山麓。今年身似不羁鹤,竟理飞帆挈行襆。
山中佳处推石公,俯视群峰皆婢仆。怪奇自是惊心魂,秀丽真能扑眉目。
橘林璀灿步障锦,云峦宛转屏风绿。天风不起镜流平,展尽生绡三百幅。
老僧知我非生人,炒栗煮茶频见肃。枇杷花开雪满路,点缀衣巾犹馥馥。
危桥夭矫曲洞幽,别束行縢恣探逐。洞里仙人不我瞋,遍启窗棂驱蝙蝠。
数堆石髓堪采吃,味美胜餐玄圃玉。从今解笑嵇叔夜,俗骨尘缘无此福。
归来恍惚梦中游,欲记旋忘什五六。明春约君共长往,拂石更题招隐曲。
汪琬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 54篇诗文 ► 39条名句
题贞洁卷
边贡〔明代〕
贞比高陵柏,洁比阴壑冰。
缅彼考槃客,相思劳寝兴。
至洁不可污,至贞不可变。
两世同一心,百年能几见。
柏有后秋叶,冰有中夏寒。
贞洁苟弗渝,炎雪何能干。
何岳轶事
周晖〔明代〕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选自《金陵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