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梳楼

蒋捷 蒋捷〔宋代〕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雨如丝,轻轻拂过杨柳枝。朦胧的春意就藏匿在那烟雨迷蒙之中。闺楼太小,藏不下满腔的愁绪。它几度随风飘散,去寻找归家的船帆。
上天怜悯客中游子故乡遥远,便借这满园的花朵来排遣愁闷。红艳的海棠花,紧挨着绿色的栏杆。刚刚卷起朱红的窗帘,却又迎面扑来一阵傍晚的凉风。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
梳楼:指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楼儿忒小不藏愁”,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咸淳三年(公元1276年),元灭南宋。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其中《虞美人·梳楼》便是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姚小鸥.宋代名家词选 :海南出版社,1994:955

简析

  《虞美人·梳楼》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词的上片以描写景物为主,勾画出一幅迷离氤氲的春景图;下片揭示此诗题旨,词人在外漂泊,心情惆怅,思乡归家之心热切。全词语言素淡清新,不事藻饰,不事设色,句句明白如话,自然流畅,语言精辟而不矫饰,意境迷离而深邃,巧妙地在景色中寄寓了游子内心的无限慨叹。

蒋捷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107篇诗文 ► 15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荷花

苏轼 苏轼〔宋代〕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圣无忧·世路风波险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来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劝学诗

赵恒 赵恒〔宋代〕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