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浦·夜寻琵琶亭

左辅 左辅〔清代〕

浔阳江上,恰三更、霜月共潮生。断岸高低向我,渔火一星星。何处离声刮起?拨琵琶、千载剩空亭。是江湖倦客,飘零商妇,于此荡精灵。
且自移船相近,绕回阑、百折觅愁魂。我是无家张俭,万里走江城。一例苍茫吊古,向荻花枫叶又伤心。只琵琶响断,鱼龙寂寞不曾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浔阳江面,三更时分,霜天月色与江潮共生。岸边高高低低的峭壁迎面而来,渔船上零星灯火明灭闪烁。何处的琵琶声响起?拔动琵琶,千年过去只剩下空亭。是贬谪江州的白居易,弹奏琵琶的商人妇的灵魂,还在这里飘荡。
移舟靠近琵琶亭,绕着回廊,千百次去寻找那缕愁魂。我就像是东汉的张俭,漂泊无依,来到万里之外的江城。来到琵琶亭吊古,对着枫叶荻花,与当年白居易一样伤心。只听得琵琶声歇,江中鱼龙都沉寂未醒。

注释
南浦:词牌名。南浦原指南面的水边,后常用来称指送别之地。《教坊记》有《南浦子》之曲名,宋人借旧曲之名,另倚新声成此调。
琵琶亭:在江西九江市西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与词人的《浪淘沙·水软橹声柔》为同时溯江入赣、鄂抵川之作。词人时任南陵知县,因催租不力免官。舟至九江,念及白居易被诬贬谪与己遭遇相似,乃夜访琵琶亭而谱此词,以写心曲。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笃文编著,豪放词典评,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02,第166页

赏析

  琵琶亭坐落于江西九江西郊的江岸之畔,因白居易《琵琶行》诗境而建。宋代刘攽在《中山诗话》中记载:“江州琵琶亭,前临江左,枕湓浦,地尤胜绝。”此处“胜绝”二字代表着诗意,何况这里先天具有着诗意的积淀,前来的人们能从重温白诗中产生自己的人生感受。此篇正是这诸多因素的结晶。

  上片写夜寻。起句“浔阳江上”,是点明地点,更是为了同《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起句呼应,建立诗意与词意的联系。次句点明时间背景,“三更霜月共潮生”一句,灵感源自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虽时空各异,但江潮翻涌、水月交融的壮丽景象,却给人以相似的视觉震撼。泛舟江上,遥望两岸地势起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南浦·夜寻琵琶亭》是清代词人左辅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词人夜寻琵琶亭,舟行江上之所见所感;下片写词人上岸登亭,抒发吊古之情和身世之感。全词在今古间穿梭,寄托身世飘零、知音难觅的深沉怅惘。

左辅

左辅

左辅(1751—1833)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江苏阳湖人。乾隆进士。以知县官安徽,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辅工诗词古文,著有《念菀斋诗、词、古文、书牍》五种,传于世。► 14篇诗文 ► 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传·春浅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杂咏

袁枚 袁枚〔清代〕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晓登韬光绝顶

厉鹗 厉鹗〔清代〕

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
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
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
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
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