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发崇让宅紫薇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深处,一树紫薇孤零零地开得千娇百媚。深秋的暮雨淅淅沥沥,细如尘埃般洒落下来。
紫薇向来迟迟不肯凋谢,原是在等着赏花人前来驻足;如今赏花人即将离去,它便也不必再这般盛放了。
露井旁边的桃花,对紫薇满含深情、紧紧依偎;而柔媚的柳条,与紫薇之间的相思,却被幸台远远隔开,难以相近。
就算花儿开在天涯海角,也自有繁盛与凋零的时节,又何必非要移植到皇家的上林苑中呢?

注释
发:出发。
祟让宅:王茂元所居之宅,在洛阳。
紫薇:落叶小乔木,夏秋之何开花,花是紫红色或白色,又称“百日红”。
浓姿:花树盛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李商隐为王茂元的女婿,对崇让宅中的一切自然很熟悉。会昌元年(公元841年),王茂元出为忠武节度使、陈许观察使(治所在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秋,李商隐受招赴陈许为掌书记,此诗是诗人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紫薇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郑在瀛.李商隐诗集今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55-256
2、 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57-258
3、 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2卷:岳麓书社,2000:939-942

赏析

  这首诗以紫薇为核心意象,借秋庭暮雨的清冷背景,将物我相融的深情与去国离京的失意交织,情感抑扬起伏、含蓄深沉,既见物我相通的灵犀,也藏愤激不平的怅惘,艺术表达独具匠心。

  首联开篇便铺展场景:崇让宅的庭院深处,秋雨如尘、绵绵洒落,一树紫薇在暮色中开得浓艳夺目。“独看”二字是点睛之笔,既写出诗人孤身赏景、无人相伴的孤寂,也暗衬紫薇寂寥无主、少人问津的境遇,一景一人,孤寂之情相互映照,明暗交织的画面,既勾勒出紫薇的夺目,更暗合诗人与周遭环境的尖锐冲突。

  颔联承接首联的孤寂,生出奇思妙想:紫薇迟迟不肯凋零,想来是为了等候“我”的欣赏;可如今“我”即将离别此地,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临发崇让宅紫薇》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崇让宅的庭院之中,一树紫薇花事繁茂;颔联则花我合一,表现出诗人与紫薇的一种惺惺相惜之情;颈联引入两种花与紫薇形成对比;尾联故作宽解,却仍无法掩饰去国离京时失意感伤的情怀。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情意深沉,在无奈的自我解嘲之中,也隐约有愤激不平之气。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03篇诗文 ► 85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元稹〔唐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