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楼角的一抹晚霞刚散去,淡黄色的柳枝间,乌鸦悄然栖落。月色皎洁,美人正趁此采摘梅花。
她笑着捻取梅花,缓步回到闺房,随即放下帘幕,护住窗纱。夜风阵阵吹过,寒意渐渐浓了些。
注释
暗栖鸦:乌鸦暗栖于嫩黄的杨柳之中。
玉人:像美玉一样漂亮标致的人,既可指男子,又可喻女性。
和月:趁着皎洁的月色。
捻:摘取。
粉香:代指梅花。
夜来:昨天。
这首词以细腻笔触勾勒一位清雅高洁、容色如玉的女子从傍晚到夜间的活动,字里行间满含词人的倾慕与爱恋之情,更在景致与人物的交融中,藏着深层的情志寄托。
上片聚焦户外场景,先以时间推移为线,专注勾勒景致,为人物出场铺垫氛围。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佳人所居红楼的一角——“楼角初销一缕霞”,时节正值夕阳西下的刹那:起初残阳斜照,楼角被染成熔金般的艳丽色泽;转瞬之间,霞光散去,楼角渐趋朦胧,暮色悄然笼罩。紧接着,视线转向红楼旁的景致:“淡黄杨柳暗栖鸦”,柳枝泛着嫩黄,显是初春抽叶不久;枝叶间,归林的乌鸦悄然栖落,一个“暗”字既衬出周遭的静谧,又暗示夜色渐深,杨柳与栖鸦已然相融在暮色里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时感怀思慕爱人,而作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