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柱鼓瑟
《笑林》〔魏晋〕
齐人就赵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齐人怪之,有从赵来者,问其意,方知向人之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个齐国人跟赵国人学弹瑟,由赵国人先调好了弦,齐国人就将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用胶粘住带回了家。三年都弹不成一首曲子,那齐国人埋怨赵国人。有个跟赵国人学艺的人来到他这里,询问他埋怨的原因,才知道原来这齐国人这么蠢。
注释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二十五根弦和十六根弦两种。
柱: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
归:返回,回去。
向:从前,原来。
简析
该文以齐人学瑟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在学习上固执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齐人向赵人学瑟,却因胶柱不调音,导致三年未能学会一首曲子。直到有赵人来访,揭示真相,齐人才意识到自己的愚蠢。这则故事寓意深刻,告诫人们在学习和做事时要灵活变通,不可固守陈规,否则将一事无成。
王羲之书六角扇
晋书〔魏晋〕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见一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也。”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复见羲之,求其书之。羲之笑而不答。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魏晋〕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翔鸟 一作:朔鸟)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定情诗
繁钦〔魏晋〕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