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吴文英〔宋代〕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惊醉。正锦温琼腻。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马嘶人散后,秋风换、偷园梦里。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香气缭绕着红色的雾霭,银烛高挑,影子斜斜拉长,从前曾纵情夜游,喝得酩酊大醉。那时正是锦缎般温软、玉般柔腻的光景。却被燕子踩动暖雪,惊得纷纷扬扬落在庭院台阶上。马嘶声渐歇,人也散去,秋风换了时节,入了故乡的梦境。江南的晨霜在拂晓融化,忽然间,心底暗自涌起像偷藏春色般的情意。
又像是那海雾笼罩的清冷仙山,唤醒了半睡的玉环那样的美人。她轻启红唇,容颜娇羞艳丽,暗自伤感命运不济、生不逢时。帘外的寒空挂着淡淡的月亮,照着从前荡过秋千的地方。怀春的情意绵绵不断,还带着旧日相思的痕迹。
注释
丁香结:词牌名。双调,九十九字。前片九句,五仄韵;后片十句,五
创作背景
《丁香结·秋日海棠》是一首咏物词。依郑文焯说,此词作于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为吴文英忆念去姬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蓓笺校·梦窗词汇校笺释集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2、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简析
《丁香结·秋日海棠》是一首咏物词。此词上片写海棠花经秋凋零,气候还暖时又半敛欲开,写得细腻神似;下片以景寓情,转写怀人,恋花即恋人,抒发词人的怀旧之情。全词用典繁密,比喻生动,体现出吴文英词秾挚绵丽的风格,具有回环往复的情感力量,缠绵深情之至。
赏析
“丁香结”,词牌名,以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诗句意为名。双调,九十九字。前片九句,五仄韵;后片十句,五仄韵。
“香袅”三句,化用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犹持红烛赏残花”诗意。一“曾”字,点出这是追忆夜赏海棠花。此言词人回忆起从前有一回夜饮醉酒之后,曾经高举着银烛台去夜游花园,观赏那红艳艳的海棠花。只见海棠树在烛光中摇曳,满树红花香气袭人,令其心身俱醉矣。“浓醉”,并非只是醉酒,也是被花所醉也。“正锦温”两句承前,再记旧事。言在海棠开花的日子里,主人家使用了锦障来保护海棠,由于措施得力,使海棠花开得更加茂盛。词人说:我也曾看到燕儿穿插在梨树等开着白花的花枝之间,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6篇诗文 ► 1563条名句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丘处机〔宋代〕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宋代〕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衰草 一作: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