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刘长卿 刘长卿〔唐代〕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白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江悠悠向远方,何处才是它的终章?夕阳西沉时,孤舟已悄悄解开缆绳。
田野间群鸟飞掠,时而靠近、时而远去;舟中闲客任随溪水,忽而向东、忽而向西。
洁白云朵飘于天际,绵延千万里;皎洁月光洒落山河,照亮山前与山后的溪流。
自长沙再遭贬谪离去,满心怅惘失意;怀人的情思浓得化不开,恰似江岸潭边的香草。

注释
苕(tiáo)溪:水名。一名苕水。由浙江天目山的南北两麓发源,至小梅、大浅两湖口入太湖。
酬:赠答。
梁耿:刘长卿的朋友,中唐书法家。
永路:长路,远路
解携:犹言分手。解:原作“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诗以舒缓韵律作引,用淡墨勾勒典型景物,将作者的悲愤愁苦悄然融入笔墨间。全诗脉络清晰:前四句侧重写景,景中藏情;后四句侧重抒情,借物寓意。诗人把惆怅孤独的心境含蓄注入景物之中,笔致清雅婉转,不仅勾勒出鲜活画面,更传递出深远情思,耐人寻味,尽显高超的诗歌创作功力。

  前四句以景为骨,却在景物描摹中暗蕴情愫,悄然构画出一幅江晚送别图。其中“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两句,是诗人对多年前友人梁耿被贬、自己于苕溪饯行场景的追忆。诗人从送别时眼前的“清川”着笔——清川悠悠无尽,恰似梁耿被贬的漫漫长路,不知何处是尽头;夕阳西下时分,孤舟泊于江畔,二人终究要在此分手。“落日”暗喻暮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以后,当时刘长卿因受到鄂岳观察使吴仲孺的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行经苕溪。从题目看,此诗是寄给梁耿的;从内容看,梁耿当时也在贬所。康骈《剧谈录》卷下:“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吹之为曲,长卿遂撰其词,意颇自得,盖亦不知其本事。”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 壮子 选注·历代六言诗精品百首·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6
3、 王兆鹏·唐宋词汇评(唐五代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简析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是一首六言诗。此诗运用舒缓的韵律淡笔勾勒典型的景物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悲愤愁苦之情。诗的前四句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后四句以抒情为主,托物寓意。全诗将诗人惆怅与孤独的心情含蓄地贯注到景物形象之中,景中含情,笔致清婉,显示出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zhǎng )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世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登进士第,释褐任陈留浚仪县尉。安史之乱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载(756年)被采访使李希言任为长洲县尉。至德二载(757年)冬被谤陷狱,十二月遇赦,摄海盐令。因冤情未雪,被贬南巴尉。约大历三年(768年),前后任鄂岳转运判官。大历九年(774年),因拒绝观察使吴仲孺截留财赋,反被诬为贪赃,罢官后居义兴,后贬任睦州长史。建中元年(780年),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两年后因李希烈叛乱,弃官避地淮南、吴越,几年后去世。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 522篇诗文 ► 13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莲曲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薛华

王勃 王勃〔唐代〕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歌行

李白 李白〔唐代〕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