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徐灿 徐灿〔清代〕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窗闲谈,叹漂泊人生何必这般,如今境况早非往昔。曾数度与青山诗词唱和,应答甚欢;今细雨里,青山仍如黛眉,与楼阁相映。雨水洗路,车轮带香;花润露盈,杯盏盛清,此般景致远胜去年秋日萧瑟。才卷绣帘,满楼便绕回旋的草木青翠。
欲在烟雨里泛一叶扁舟,任风相送,漂往西湖诸景。山水清响未听够,岸边又隐隐传来玉筝金弦。檐下雨声催诗兴,枕边雨丝牵梦魂,空惜玉杯酒暗洒。我与青山相看不厌,远处两峰孤峭,在天际直插云霄。

注释
青山:指归隐之处。
酬对:应对,对答。
黛眉:黛画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洒道:清扫道路。
空翠: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词作开篇便以雨景切入,勾勒出一幅静谧又含怅惘的画面:“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小窗外细雨淅沥,珠帘内夫妇相对而坐,闲谈间提及过往如烟的旧事,不由生出“今是昨非”的感慨,将浮生漂泊的怅然悄然托出。

  紧接着“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一句,巧妙融写景与忆旧于一体。往昔,夫妇二人常面对青山诗词唱和,情谊融融;如今细雨朦胧中,青山仍如美人黛眉般映照着楼阁,景致未改,可旧日时光却已悄然远去,字里行间藏着对自然的喜爱,也裹着对过往的淡淡怀念。

  随后“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依旧围绕雨景铺陈,却转而出明快之意。正因这宜人细雨,道路被冲刷得带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是词人夫妇寓居西湖时因雨有感而作。词的上片从雨写起,小窗外细雨淅沥,珠帘内夫妇对坐,闲话中谈及如烟往事,顿生今是昨非之叹,接着描写眼前景致之美和雨后的清新之感;下片转而抒发词人的超脱情怀,景与情谐、人与与、与自然相契合。全词意境空灵,词人的情怀在与自然的对视中得到慰藉,给人以纯美的艺术享受。

徐灿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101篇诗文 ► 4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高鹗 高鹗〔清代〕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绮怀十六首·其十六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毛毡

蒲松龄 蒲松龄〔清代〕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