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路入南中

欧阳炯 欧阳炯〔五代〕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踏入岭南腹地,水边紫红的蓼花,映着棕榈叶的暗绿,相映成趣。微雨初歇,家家户户忙着采集红豆,树下纤纤细手翻飞,一双双雪白如玉,在翠绿枝叶间格外显眼。

注释
南中:犹言南国。王勃《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桄(guāng)榔:南方常绿乔木,棕桐树之一种,亦称“砂糖椰子”,其干高大,多产在中国的南方。
暗:一作“里”。
蓼(liǎo):水草之一种。
红豆:红豆树产于岭南,秋日开花,其实成豆荚状,内有如碗豆大的子,色鲜红,古代以此象征相思之物。
纤纤抬素手:即“抬纤纤素手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在以艳情描写为主的花间词中,欧阳炯与李珣的数首《南乡子》独树一帜,专咏南方风物,为绮丽的词坛注入了清新之气。欧阳炯的这首便是典型代表,以不到三十字的单调篇幅,勾勒出鲜活的南国风情,格调轻快且余味悠长。

  词作开篇“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先铺展初入南国的视觉印象。高大的桄榔树覆着深绿叶片,水边紫红蓼花点缀,一高一下、一绿一红、一岸一水的映衬,精准捕捉了南国独有的景致。紧接着“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将静物描写转向人物活动——岭南微雨过后,成熟的红豆正待采摘,家家户户的劳作场景,既融入了南国特有的物产与风习,更添浓郁生活气息。

  “树底纤纤抬素手”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南乡子·路入南中》是一首写南国水乡风物人情的词篇。词的首句交代地域,次句写桃榔、寥花等南中风物;末三句,写雨后树底收红豆的情形,是写人情,亦见风物。整首词色泽鲜明,风姿绰约,写了绿的桄榔、红的蓼花与红豆、雪白的纤手,使风物人情充满诗情画意,饶有意趣。

欧阳炯

欧阳炯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48篇诗文 ► 6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访旧伤离欲断魂

李珣 李珣〔五代〕

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六街微雨镂香尘。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李煜 李煜〔五代〕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尹鹗 尹鹗〔五代〕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