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文天祥〔宋代〕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领全国各路军队。彼时元军已逼近都城北门,无论是出城交战、坚守城池,还是转移避险,都已来不及部署。满朝文武官员齐聚左丞相吴坚家中,众人皆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应对当前危局。恰逢元宋双方的使者往来愈发频繁,元军方面邀请宋朝主事大臣前往会面,大臣们都认为我若亲往,或许能化解当前的祸患。国事已然危急到这般地步,我已然无法顾及自身安危;况且我推测,或许能用言辞说服元方,改变局势。起初,宋朝派往元营的使者,向来没有被扣留北方的情况,这更让我想要亲赴元营,探明对方的虚实底细,回来后再谋划挽救国家的计策。于是我辞去了右丞相的职务,次日便以

展开阅读全文 ∨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缙绅(缙,通“搢”。插)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
臣死有余僇(僇,通“戮”。罪)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2、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兵临临安城下。文天祥挺身而出,出使元营谈判。成功说服敌方撤军。元军扣留了文天祥,并于二月九日押解北上。二月二十九日夜,文天祥一行在镇江逃脱。他把患难之中所写的诗编成《指南录》,写有自序,每首诗前,多有小序,故该文称后序。

参考资料:完善

1、 邓碧清·文天祥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
2、 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赏析

  《指南录》乃文天祥的诗集力作,集中收录了他从身陷元营到辗转抵达温州期间的战斗历程与心路写照。而本文作为诗集的后序,以亲身经历为脉络,详细记述了作者奉命出使元军营地、遭胁迫北上、中途伺机逃脱,最终历经波折重返永嘉的全过程,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他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

  本文的艺术特色尤为鲜明,语言表达精妙考究。从句式构造来看,文章巧妙融合骈句与散句,二者交替运用、灵活自如,既保有骈句的工整凝练,又兼具散句的自然流畅,使行文节奏错落有致;从词语运用而言,文中不仅大量选用同义动词精准描摹动作与情境,更有“死”字多达22次的反复出现,直白而深刻地凸显出作者颠沛流离的艰辛处

展开阅读全文 ∨

艺术特色

本文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记叙、说明、抒情相结合。
  就全篇看,第一部分(1—3自然段)侧重记叙,第三部分(5—6自然段)以说明为主,第二部分则突出抒情。事实上三者往往融为一体,很难截然分开,而三者结合的方式又不一样。有的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如第二自然段记叙“初至北营”“予羁縻不得还”及“被驱北往”三个阶段不同形式的斗争之后,接着写“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这两句反映了作者矛盾的心情:既想以一死报国,又想以有生之年继续求救国之策。“昔人云:‘将以有为也’”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尤为复杂:有对含笑就义的“昔人”南霁云的缅怀,有对自己的策励,有中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指南录后序》是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全文气势充沛,用语多变,运笔峻削,详略得宜而又变化多姿,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1023篇诗文 ► 19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山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贺铸 贺铸〔宋代〕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柳永 柳永〔宋代〕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